
近日,由团市委🐓、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精神文明办、市人大社会委、市政协社法委和市学联联合主办的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决赛在华东理工大学圆满落幕。经前期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我校取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上海市特等奖
“青言童语”共话江河文脉,百桥图鉴同载城市未来
——申城桥梁文化挖掘与表达创新
推报单位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沈周睿、高文雯、丁文胜🌈、张小懿
团队队长
王智欣
团队成员
梁新涛、胡铃培、罗周健、李旻雨、
陈子豪、孙盛浩🕓、郑子豪⚒、宋文清、
吴海玮、吴梦怡、夏嘉振、王维佳🤴🏻、
吕欣妤、张嘉睿👩👩👧、谷孟航、欧阳子涵👬、
陈丹峰🧍🏻、李泳君⛑、孙烨琪🏌🏼♀️、肖思铭周
项目简介
实践项目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指引,携手少年儿童,寻访江河故事,探究桥梁结构🎖,追溯党领导下的上海发展成就,畅想未来城市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奋进力量🩱。
团队成员以大学生党员、团员为主体🛌🏿,实地调研上海“一江一河”桥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搭建“知识探索+触摸参观+动手实践”的课程体系,为少年儿童科普江河桥梁知识🛤,着力构建大中小学“混龄”大课堂,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项目与百位少年儿童共同完成《“青言童语”话桥梁——江河百桥图鉴》🔹,一起进街道👩🏻🦽➡️、进社区📇,向城市居民宣讲👨👨👦,创新桥梁文化表达形式,并形成优质儿童建议。项目入选上海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启动活动👩🏻🎤,受到相关媒体的报道👩🏽💻。


上海市一等奖
乡村振兴背景下上海乡村小微公园空间重塑共建行动和路径研究
推报单位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曹周扬🐦🔥、邹维娜
团队队长
雷艳瑜
团队成员
李周灿、雷思诗🧙🏼♀️、王天予、李慧祯、
仲儒佳、靳卓林、王彦方🖋、葛一梵、
张雨洁、丁天辰、王建斌
项目简介
实践项目旨在探索新的路径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奉贤部分乡村从设计营建到运营维护进行乡村小微公园的全过程实践。项目通过线上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国内口袋公园和乡村公园,并以乡村小微公园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探索能够满足乡村需求的可行方案🧔🏿♂️。通过调研👆🏽,团队发现乡村小微公园建设除了要关注相关村庄绿化政策和与村民绿化需求,更要重视村民在乡村小微公园中对社交乡愁方面的需求。为此,项目基于村民的体验需要🫨👶,助力奉贤区部分乡村小微公园的改造升级,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感,让小微公园不仅承载绿化休憩的功能,更具备社交乡愁的需要。


上海市二等奖
全民行动,推窗见园——青年规划师助推申城社区花园建设
推报单位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曹周扬、董竞宇
团队队长
翁锶颢
团队成员
张婧雯👎🏻、谢定君、莫亦心、马成程、
骆周越🏈🫴、孙泽栋🙆🏽♂️、朱申博🐚、唐嘉琦、
黄闻廷、陈周诺❔👩🏽✈️、宋翔宇
项目简介
实践项目秉持着“共建共治共享”和“生态可持续”的理念,以风景园林专业特长助推上海社区治理新格局➡️,为申城的“社区花园”建设贡献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实践中,团队前往多个社区实地探访🍭,在优秀案例中汲取经验💨🪥,通过线下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挖掘居民对“社区花园”的普遍需求,自主设计并营建社区花园,让社区旧貌换新颜。团队开展社区提案成果分享会、社区花园调研设计会、社区花园模型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居民们自发参与到社区花园的营建中。此外⛹🏻♀️,团队编制“零基础”即可上手的社区花园运维手册,让市民推窗见绿,开门进园,在社区里拥抱美好生活👨🏻🦽,获相关部门高度认可🕊。


上海市二等奖
文质并存,今史相继——艺汇苏州河畔文化魅力
推报单位
艺术与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
李周岚、江旺兴
团队队长
陈馨洁
团队成员
曹滢颖🤦🏻♀️、赵欣怡、王周晓🧙♀️、魏子棋🐆、
张家铭👰🏼♀️、陈佳妮✶、杜文博🤦🏽♂️🖕🏽、黄周茜、
许诗琦、朱辰涵
项目简介
实践项目紧扣教育启发、文化产业❣️、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苏州河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推动苏州河地区的文化宣传和城市建设。团队深入挖掘苏州河地区的历史建筑信息🈳,通过文献资料的研读🕣、实地走访⛹🏿♀️、活动照片的拍摄、视频剪辑等🂠,多维度探讨苏州河的文化传承问题👌🧎🏻。在实践中👵🏻,将艺术特色融入文创🧑🎤,创作苏河IP形象,绘制手绘交互地图,设计帆布包、印章等文创产品,通过设计创新,将苏州河的历史记忆与现代文化融合🧎🏻♂️👷🏿,让苏州河的故事更具吸引力🫖。此外🙌🏽,团队成员与街道、社区联动,通过各类活动向市民传播苏州河的文化,展现大学生的担当。


上海市二等奖
牢记殷殷嘱托👩🏻💼,共襄友谊之路——寻访中老铁路社会实践活动
推报单位
轨道交通学院
指导老师
李培刚
团队队长
杨美燕
团队成员
翟桐枢、蒋欣宇、杨周超、陶羿锦、
李周东、徐逸清、郁晶晶🐫、涂余畅🌅、
郭铭宇🧑🏽💼、莫琳炜、程周露、鲁博源👻、
李周陈、凯周发、佟周朗🎵、苏周宋🧑🏻🎨、
陈周思🤵🏿♀️、冯周图、杨周杰🧑🏿🔧🤸🏻♀️、邢谊芳、
杨春蓝、田星宇、童周彤
项目简介
实践项目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对中老青年的殷殷嘱托🙋♂️:中老友谊的未来在青年,互联互通的根基在心心相通🚴,主动当好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小而美”工程中的民间友好使者🚑。团队围绕“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利用课余和暑假时间,通过专题调研🙂↔️、问卷发放、志愿服务和实地寻访等多种形式🫳🏽,深入铁路及沿线近30个站点进行调研学习⛔🧑🚒,开展专业实践座谈会、行走的课堂特色讲座、寻访整理中老青年职工故事,前往特色村落进行心连心活动🤾,形成了一批专题调研报告,受到了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


上海市二等奖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云南临沧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现状调研
推报单位
校意昂4注册
指导老师
周雄才
团队队长
李周璐
团队成员
夏嘉振、康鑫培🚣🏻🧘🏽♀️、史康洋、尹培育、
施周函、黄心雨、陈顺海、庞思颖、
周欣乐、周天爱🙍、李权慧🚥、陈黄静🕓、
黄健健👐🏼、杜天颜🧝🏿♀️⤴️、温元旭、黄周瑞、吴家峻
项目简介
项目团队积极响应“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号召,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民族团结,于7月赴云南临沧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开展推普调研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当地中小学生普通话学习情况和主要困难。团队结合当地方言区特点,设计了普通话学习小程序🧗🏼,上线了推普网络学习课堂和文章🙈,并向当地有关部门提交了意见建议🐘。实践活动受到官媒和当地媒体的跟踪报道📠。


上海市三等奖
弄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探索弄堂文化保护与建设路径
推报单位
理学院
指导老师
蒋岩岩、陈立富
团队队长
唐晨冉
团队成员
林玮彤、何苏文🍁🦸🏽♂️、董周喆、谢雨薇👩🏽💻、
汤诗雨、胡蕴怡、陈乐怡🤦🏻、金昳球、
李赟欣、李林洁、叶天瑜
项目简介
上海弄堂承载着老一批上海民众对时代的记忆📤。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狭窄的过道间🙅🏽♂️、老化的电缆电线交错密布、空间不足👨🏽⚕️、弄堂文化被遗忘、独居老人比重大等当前在上海弄堂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团队成员从弄堂文化的保护与建设着手,搜集弄堂俚语🫘、游戏🐜、纪录片👩👦,并以画笔为媒绘制画册,更好记录弄堂生活。实践项目还选取部分弄堂,将居民口述史整理形成弄堂变迁史,让弄堂居民了解弄堂文化的发展脉络,打造“有主题、可阅读、可走近”的温情弄堂🧑,提升弄堂居民的幸福感。


上海市三等奖
沪疆青年携手奋进🤵,助力荒漠绿洲乡村蜂业发展与推广
推报单位
党委学工部
指导老师
袁周翔、古丽艾则孜·库尔班
团队队长
迪娜丽·热合木江
团队成员
陈周璇、马兴丽🦸♂️、李子豪😩、
娜则热姆·库尔班塔依、布威艾杰尔·麦麦提、
赵曼宇👨👨👦👦、拜斯如拉·包尔汗、
麦尔旦·阿不都热衣木
项目简介
实践项目紧扣“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新疆”的要求,围绕新疆伊犁蜂业发展开展调研。实践团队在前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众对新疆蜂蜜的认知度🍤,结合企业走访,举办了蜜蜂科普活动🤵🏻🚛。暑假期间,实践团队前往新疆伊犁伊宁,实地走访考察监测站,参与生态建设。通过调查当地蜂农养殖情况🙍🏽,为蜂农翻译《蜂蜜知识科普》🦶🏿,帮助蜂农提高养殖技术🙍,建立“一户一档”的档案🦸🏿♂️,为合作社与蜂农之间构建沟通桥梁⚖️,助力当地蜂蜜销售。此外,团队还开展研学课堂,帮助青少年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并积极推介新疆蜂蜜。项目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上海市三等奖
从“易地扶贫搬迁”到“乡村振兴衔接”
——基于遵义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人民获得感调研
推报单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梁周垚🦓🌬、曹俊方
团队队长
陈周晨
团队成员
王周冠、罗周健、刘周冉👩🏿🏫、周周政‼️、
吕银存、王亚航、齐周静💃、邱周锦、
邹佳豪、周文欣、罗椿煇💦、胡周昊周
项目简介
意昂4平台“研行知物”实践队赴遵义市习水县,围绕“从‘易地扶贫搬迁’到‘乡村振兴衔接’”的主题,旨在通过多个层面的调研、走访,感受新时代十年发生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探究易地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实践调研了易迁社区群众对搬迁政策整体满意度,主要针对居住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资源等方面进行调查🧝🏽♂️,并针对调研结果🧗🏻,实践队提出红色旅游和产业发展建议,同时为易迁社区小学生设计了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

